Product center
Contact us
地址:河北省石家庄桥西区胜利南大街416号
24小时服务热线:18532179791
总机(传真):0311-86015289
集约化一站式采购平台
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人武部开展抗洪抢险综合演练——
抗洪“利器”登场亮相显身手
■陈明国 本报特约通讯员 祝光强
红外线无人机深入“孤岛”探测被困人员情况、实时提供路面水情信息,救援人员在无人机指引下,紧急制订救援方案和前进路线,1个小时后“受困人员”全部成功获救……5月14日,在贵州省铜仁市某水域,万山区人武部组织抗洪抢险综合演练,一批抗洪抢险新装备登场亮相,令人耳目一新。
万山区人武部领导介绍,此次演练,他们结合当地江河水库多、易发险情特点,注重加强多种新装备的运用,重点演练被困群众转移、溺水群众抢救、抛投器救生、编队行驶、潜水打捞等10个课目,锤炼应急抢险人员实战能力,提升防汛抢险应急处置的整体水平。
红外无人机、水陆两栖车、雷达流速仪……演练现场,看到越来越多抗洪“利器”被运用于防汛抢险救援,曾多次参与抗洪抢险任务的民兵连长范亮感慨不已:“通过实时视频即可指挥调度人员,用数据系统就能监测实时水情,并将数据实时传输至各级防汛指挥部,过去想都不敢想。”
演练中,笔者注意到一个细节:参训民兵身着救生衣,在腰间还系着一条仅有5厘米宽的气胀式救生腰带。组织演练的人武部军事科科长杨绍东告诉笔者,如果人员不慎落水,只需拉开充气阀门,储气罐中的高压气体会将气囊迅速充满,变成围在腰间的一个救生圈。
“科技装备和专业设备的运用,大幅提高救援效率的同时,也加强了复杂条件下对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保护。”杨绍东介绍,近年来,人武部利用民兵备勤轮训等时机,强化民兵骨干专业训练。如今,90%以上的民兵作为技术骨干参与过抗洪抢险。
来源:中国军网-中国国防报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。
地址:河北省石家庄桥西区胜利南大街416号 24小时服务热线:18532179791 总机(传真):0311-86015289